新聞報導NEWS

民視在地真台灣《生物分解廚餘 循環鏈滋養土地》2019.8.1

在政府為防堵飛洲豬瘟、禁止廚餘養豬後,大量廚餘該如何有效運用,帶您來看。桃園市一位小農李朝安,經營的有機農場,就利用回廚餘,養殖蚯蚓及黑水虻,,利用循環鏈滋養土地,成功種植健康蔬菜,同時也飼養出活力雞隻,帶您來看看這位小農的故事。

TVBS一步一腳印《蚯蚓農夫的土地大計》2020.6.28

李朝安十年前,還是個在大陸做飲水機製造業的台商,長期高壓工作和每天應酬導致胰臟發炎,身體亮紅燈,逼著他改變。身為農家子弟的他,台灣用積蓄買了塊地當起農夫,一開始卻失敗了,作物長得差、不敵病蟲害侵襲。為了解決難題,他試著翻文獻請教專家,發覺一種"循環養耕農法"可能可以解套,這是利用蚯蚓去分解農業廢棄物,所產生的蚯蚓糞便,其實是一種很棒的「蚓培材」,施用在農作物當基肥,不但改變地力,減少病蟲害發生,還能釋放負離子改變空氣品質,最重要的是,土地變健康了,作物自然長得好顯示完整資訊

客家新聞雜誌《李朝安的蚯蚓生態箱》2019.7.19

環保署統計,台灣每天產生的廚餘超過5千噸,一年超過2百萬噸的廚餘,以往大半交由業者回收給養豬業餵養豬隻,為了防杜非洲豬瘟疫情透過廚餘傳播,許多廚餘養豬業者紛紛轉用飼料,大量廚餘何處去成了重要的環境問題,桃園龍潭農民李朝安在自己的農場裡運用蚯蚓的堆肥功能,將廚餘轉為有機肥料種植蔬果,更為蚯蚓設計生態箱,從源頭減少家庭的廚餘,無臭無味的蚓糞也是改善土壤的最佳改良劑